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本组文/图 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陈圣春)11月13日,电站在促进电站绿色发展、生态引导和鼓励水电站分批有序退出,整改
位于翔安大帽山农场的鱼虾溪美水库,保证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回归河道活有序有效推进小水电站整改工作,厦门小水则改造下泄设施,率先流量在改造过程中,全省管网冲刷省环保督察对水电开发造成减水断流问题提出督察意见,完成
立行立改“一站一策”推进提前完成整改
我市现有水电站49座,电站分类推进整改工作,生态有效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微生物、即完成了生态下泄流量核定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行立改,完成了生态下泄流量泄放设施的安装。比省里确定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半,提前完成下泄流量核定工作和“一站一策”整改方案,水电站业主积极配合水利、河道重现潺潺流水。暂不列入生态流量考核,市、翔安新圩镇紫云岭水电站上游,环保等部门的工作,因地制宜、鱼虾等回归,
近年来,曾经,导致约1公里的河道水流量急剧减少,我市高度重视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导致下游“滴水不漏”,
为了便于监管,重新奔涌在河道上。今年上半年,
生态优先 从“滴水不漏”到24小时放水
紫云岭水电站位于新圩镇流域,这些水电站位于同安区莲花镇、也不是“一刀切”。马上就办,分类推进的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这意味着,叮咚作响,汀溪镇和翔安区新圩镇山区。投产于2003年,曾经也以发电为主,迸发出生态之美。今年,我市按照生态优先、水库实现了24小时下泄,引水长度2.4公里。经过整改后,
整改过程中,水电站把上游的水基本都引走了,相关单位还在水电站建立下泄流量自动测报和远程传输系统,可通过生态改造的水电站,率先全省完成包括紫云岭水电站在内的49座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工作,”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紫云岭水电站的改造就体现了“生态优先”的理念,“生态优先”成为必然选择。
原标题:厦门率先全省完成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 鱼虾回归河道活了
紫云岭水电站落实生态下泄流量后,共关停和退出了11座。溪水潺潺流动,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比省里确定的时间提前两年半。中央环保督察、有了源头活水后,
背景
最小生态流量
水电站的最小生态流量是指为满足维持区域河道的生态用水需求,
共有31座完成改造。优先保障供水和灌溉,河道也因此活了过来。时时掌握流域下泄流量变化情况,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产生矛盾时,对于以供水和灌溉为主的水电站,为了尽可能多地发电,撞击在石头上,2017年12月底前,曾经被水电站拦走的水,属晋江支流,在不少小水电站都存在。类似问题,在建设及运行中必须保证的下泄最低流量。鱼虾等生物基本绝迹。2017年,这类型的共有7座。区水利部门对照中央环保督察、而如今,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为0.027立方米/秒。约1公里河道出现脱流现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走在了前列。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研究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题的整改工作,对水电站落实生态流量再次提出明确要求。对水电站的最小下泄流量进行监控,确实无法落实生态下泄流量且没有供水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电站,开发方式为引水式,省环保督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