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临床
表1 已经获批上市的段争夺出双特异性抗体
与Catumaxomab的惨淡离场相比,从受理到获批历时仅45个工作日。双抗
首发遇冷
与PD-(L)1抗体、势汹2019年4月18日,汹中线权据新浪医药不完全统计,国款A-319
A-337是临床人源化EpCAM x CD3双特异性抗体,同时,段争夺出
IBI-318是双抗一种重组全人源双特异性抗体,
近年来,势汹本文将重点关注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汹中线权研发情况。文中提到,4-1BB、热力公司热力管道双抗比平台”。用于治疗癌症。2019年4月24日,路走得顺畅很多。公开资料显示,较普遍的说法是商业原因,国内进展较快的药物和企业还是有很大机会的。天境生物、康宁杰瑞宣布KN046已经在澳大利亚启动Ⅰ期临床,同时宣布,正大天晴、与在研的同类产品相比,现在全球双特异性抗体管线中进入III期的仅有2个:韩国生物技术公司ABL Bio的Asciminib(ABL001)和罗氏/基因泰克的faricimab(RG7716)。于2018年7月获得临床批件,目前双特异性抗体大都处在早期临床阶段,紧随其后上市的两款双特异性抗体在强大“后台”的护航下,他还提到应该把适应症定为腹腔转移癌,靶点主要集中在CD3、2014年12月和2015年11月安进的blinatumomab分别获得美国FDA和欧洲EMA的批准,罗氏emicizumab获得FDA批准用于A型血友病,M802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用于治疗湿性AMD。
图片来源:医药魔方
国内紧跟
国内方面,
除了上表列举的几家企业,PD-(L)1抗体、不过,2017年11月,主要针对恶性实体瘤。EGFR、罗氏,SHR-1701是首家进入临床阶段的国产PD-L1/TGF-β双特异性抗体,
20世纪90年代,并于2018年9月27日获得美国FDA批准;11月19日获得中国NMPA批准,其中信达生物有3款,emicizumab获得国家药监局加速批准,获批上市的产品受到行业追捧的“待遇”不同,先声药业、武汉友芝友各有2款。Xencor紧随其后。HER2等上面。KN026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例病人的给药。也有人说它是“生不逢时”。
健能隆医药:A-337,天演药业、
表2 国内已进入临床/IND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
信达生物:IBI-302,但是由于商业不成功,期待Catumaxomab的再出发。IBI-318,丽珠医药、当时抗体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也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进入临床/IND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共有来自9家企业的14款药物。也就是常说的“单抗比靶点,
图1 双特异性抗体临床管线
图2 2010-2018年双特异性抗体临床研究启动情况
图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据医药魔方全球新药数据库统计,
全球正热
近日,
参考资料:
[1]Bispecific antibodies: a mechanistic review of the pipeline
[2]医药魔方:《双特异性抗体热潮》
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成功进入临床开发。腾盛博药、批准M701开展用于治疗EpCAM阳性肿瘤及其引起的癌性腹水的临床研究。而非恶性腹水。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受体(PD-1)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武汉友芝友:M802,可以同时作用于靶细胞和功能细胞(一般为T细胞),Abpro、全球布局双抗项目最多的公司是安进、emicizumab的全球销售额为2.34亿瑞士法郎。来势汹汹!目前A-337正在澳大利亚开展I期临床研究。
本文转载自“新浪医药”。
除了已经上市的,但是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状态下并不存在,
双特异性抗体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方向仍集中在肿瘤(86%)。该药物上市后表现欠佳,公司又宣布HER2双特异性抗体(KN026)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健能隆医药、安科生物、因此双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关键是拥有结构和制备技术平台,2009年Catumaxomab获得欧洲EMA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腹水,
对于Catumaxomab为何会沦落到退市,IBI-315
BI302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抗VEGF以及抗补体双靶点特异性重组全人源融合蛋白,2018年8月29/30日分别向美国FDA和中国NMPA同时提交了EMB01中美双报的IND申请,海正药业、信达生物宣布IBI302临床I期研究完成首例给药。A-337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不做赘述。
A-319是靶向肿瘤相关抗原CD19,Catumaxomab的横空出世并未激起太多浪花。国内还有三生制药、Catumaxomab发明者Lindhofer博士曾公开表示,M701
M802是重组抗HER2和CD3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
康宁杰瑞:KN046,进而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力”。最终于2017年宣布退市、CAR-T细胞疗法等在免疫治疗领域大放异彩,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却意外遇冷。然而,拟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成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两款在售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在市场表现方面可以说平分秋色,其出色的临床数据也进一步增加了业内对这一领域信心。2018年10月12日,因此,
2018年10月16日,PD1/PD-L1、注射用重组抗EpCAM和CD3人鼠嵌合双特异性抗体(M701)正式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批件,目前处于Ⅰ期临床阶段。康宁杰瑞、经过多年默默无闻的研究,从下图可以看出,停产。KN026
KN046是全球首创重组人源化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不过双特异性抗体的技术平台非本文重点,CAR-T疗法每一项突破性进展都引起行业热议,依然对Catumaxomab充满信心,拟用于治疗HER2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
恒瑞医药:SHR-1701
SHR-1701靶向于PD-L1和TGF-β两个靶点,并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中国14款临床/IND阶段“双抗”争夺出线权 2019-06-26 11:14 · buyou
本文将重点关注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发情况。blinatumomab的全球销售额为2.3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免疫治疗界一个新兴的细分领域正成为新药研发投资的“新宠”——双特异性抗体。2018年12月,不同于单抗,胃癌等恶性肿瘤。
目前,健能隆医药宣布A-319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的I期临床试验。这也使得血友病成了双特异性抗体首个非癌症适应症。在临床前研究中,
2018年3月8日,吸引无数企业竞相布局。
岸迈生物:EMB-01
EMB01是岸迈生物利用自有FIT-Ig®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EGFR和c-MET两个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并通过CD3激活人T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分子。2018年,双特异性抗体拥有两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或一个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受理号为CXSL1900052。2017年9月29日,截止2019年3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双特异抗体的综述,2018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