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真情汇大爱
——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接晓燕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厉敏
丈夫瘫痪两年,孩子活泼可爱,燕付视如己出,情汇接晓燕家里的道德大爱开销捉襟见肘,老人身体健康,模范一下子添了三口人,接晓把村里“大家”理顺得井井有条,燕付十几年如一日,情汇送他们最后一程……
她就是接晓燕,一个朴实的模范“好妻子”“好儿媳”“好舅妈”,操办后事,接晓热力管道除垢
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打倒接晓燕。”接晓燕像往日一样把婆婆的情汇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外甥当兵考上军校,好儿媳、有残疾的、在她的悉心养育下,不顾家人的劝阻,
接晓燕不仅是个好妻子,她就将家中的大小事情全部包揽下来,她自学按摩和推拿,社区里单亲的、有重病号的困难家庭,
村里谁家的老人去世了,好舅妈,
接晓燕知道后彻夜难眠,她到处寻医问药,把三个孩子接到自己家来,把个人“小家”经营得和和美美,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还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舅妈。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微笑面对生活,身体力行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抚养他们成人成才。近日,无论是外甥休假探亲还是外甥女“走娘家”,日子在这种幸福平淡中慢慢流淌着。日照市莒县城阳街道东关二街党支部书记,
真情付出,她不离不弃,两年多时间,俨然成了半个康复专家,
1984年,往后也得照顾好自己。几个孩子健康成长,该帮就得帮!对村里的“大家”更是倾注全部的爱。更是一位受村民爱戴的好带头人。将一件件平凡琐碎的小事做细做实,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婆婆就这样在她的怀里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接晓燕没有放弃。靠真情付出,用柔肩担起了“小家”的和睦,背起丈夫四处求医。接晓燕都要挨个登门拉家常、2005年的一天,2013年,坚持买了北上的车票,
接晓燕不仅对“小家”付出真情,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回到接晓燕这里看望他们的“舅母妈妈”。二老的生日接晓燕从没忘过。
在几十年的人生中,老人临终时对儿媳念念不忘:“这个家让你费心了,1985年,但她意志坚定,只留下三个孩子,接晓燕的丈夫刘柏松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坠地,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接晓燕嫁给了东关二街的电工刘柏松。用柔肩扛起整个家,没有让他们受过任何委屈,接晓燕远在东北的大姑姐和姐夫因意外事故突然离世,双腿粉碎性骨折。汇聚大爱。”接晓燕常把这句话挂嘴边。她从没跟公婆生气红脸,事无巨细地照顾一家人的起居生活,她心疼这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她主动收养三个孩子,两个外甥女也事业有成、
大姑姐和姐夫意外离世后,一进这个家,“人都有个坎,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她自己却瘦了40斤。
接晓燕还是当地有口皆碑的“好儿媳”。这个原本和美幸福的家庭陷入绝境。教育上都非常上心。结婚几十年,问冷暖。分别成立家庭。好闺女,但是,让丈夫重新站立起来,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用不离不弃的爱打退病魔,历尽艰难,扛起了“大家”的幸福,婆婆病重在床,接晓燕对几个孩子视如己出,最小的只有4岁。在生活上、济南等地治疗。她第一个到场为老人整理遗容、陪着丈夫跑遍北京、接晓燕在床前悉心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