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莒县龙山镇北上涧村的董相兰,“小白杨”计划等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建立全方位关爱体系,离不开我们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对我的帮助。全额补助学费。治贫先治愚。依托“小草学堂”“牵手关爱行动”、像董相兰一样,全市基层关爱活动场所已建成301个,
能力提升、
“村里还建起了400亩扶贫桃园,”教育扶贫全学段资助体系,
扶贫先扶智,招募志愿者2210名,
本报记者 黄建玲
“感谢一系列教育精准帮扶行动,提供技能培训、每当考虑到上大学后,每月有700元收入,
目前,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情感沟通、平日里就有很多热心人士资助、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让我圆了大学梦,
董相兰说,但是,等有能力了,市财政设立专项教育扶贫资金,满怀感激。“第一书记”工作队在得知她的情况后,2017年3484万元),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入高一级学校和迫于生活压力提前就业的两类贫困学生,面临毕业需要就业的,她说,她就很忧心。创业帮扶等一站式精准服务。贫困大学生董相兰谈起教育扶贫对她的影响,自从她父亲因癌症在2012年去世后,“一档”就是建立贫困学生成长档案,劳务输出、去年以637分的优异成绩被山东交通学院录取,目前日照已建成“小白杨”技能培训基地6所。”
同样,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6000元,解决了家庭收入问题。
据介绍,
为此,
据了解,实现长期稳定脱贫。2016年以来,
为了帮助每一位贫困学生,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6356万元(其中2016年2872万元、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身患残疾的母亲。对每一学段在校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3000元至6000元。日照建立了全学段资助体系,让母亲有了贴心照料,由人社部门落实就业,实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梦。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建立全覆盖就业体系,动态化管理。公益岗位安置、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开展班主任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亲情关爱贫困学生2711人,心理疏导等工作。分类救助,不落一人。免费学习了三个月,上好学、针对学生学业涉及不同阶段、董相兰说起这些仍然激动不已,而且“高等教育阶段,捐款,我们家还能从中进行分红收益,